第1103章(1 / 1)

第1103章各地州府与僚民间的矛盾,也趋于恶化。当初我们预想中的,以此来警示其他区域僚民的目的不仅没有达到。反而是背道而驰。起了反向的作用。现如今,正值冬季。僚民都已经蛰伏,过冬。怕是到了明年开春之后,这各地僚民的安定形势,不容乐观。所以程名振、郭福善等人也是想询问李秋。这接下来朝廷对僚民的态度如何?若是继续态度强硬,采用这种叛乱即抓走,迁徙的策略。怕是明年开春,一定会引来各地僚民强烈的反弹。矛盾和事态都将扩大化。所以朝廷一定要提早做出准备才是。听到此,李秋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告诉他们,现如今的北部草原仍是处于极度的空缺中。而且从阴山偷渡来的突厥部族,他们的活动也越发的活跃。这种现象是朝廷非常不愿意看到的。今年迁过去的这八九万僚民,简直是杯水车薪,起不到什么作用。同时,这僚民和中原的矛盾,主要还是因为活动区域过于重叠的冲突而导致。而随着大唐不断的开荒和发展,这种矛盾是难以调解的。还会进一步的扩大化。若是将这些僚民迁徙至辽阔的草原,那边有的是土地供给他们。如此一来,不论是他们,还是大唐的发展。都得到了照顾。现如今自己还巴不得把大唐所有的僚民都迁徙过去。引狼驱虎,一举两得。至于程名振提出来的未雨绸缪之策,还是有必要的。正好现如今我大唐在西部的用兵已经取得了极大的进展。明年时可以拥有较为宽裕的兵力可以调用。从现在开始,就可以发政令到下面的各州府。提前让他们和各州州军做出防备和准备。对于李秋的这种强势和铁腕政策。郭福善等人,尤其是一直跟随着李秋的程名振,也是非常之熟悉。于是也就当即领命,着手去操办此事。当李秋从兵部返回政事堂中时。温彦博早已经等候在这里。正在同房玄龄、唐俭、刘洎三人交谈着什么。一见到他进来,温彦博也当即起身,拱手。“李相,我在此可是等候你多时了。”对于温彦博,李秋实在是太熟悉不过。于是便笑着开玩笑说道:“想当初,房大人关照我。”“就将兵部、工部、礼部这三部的主要政务交给了我。”“可是现如今一看,这三部怎么貌似比吏部、户部、刑部还要忙碌?”“来,温大人,我这里新带来了极好的茶叶。”“新品种,你来尝尝看。”听着李秋的话,温彦博嘴上一边说着眼下这种当口。有着这么多的棘手政务,又哪有那心思喝茶?不过他的腿脚倒是很实诚,已经帮着唐俭开始烧水,取出茶具来。像温彦博这样的饱学之士,儒士,可以视金银如粪土。但唯独面对这芙蓉园中的名茶,他们是真的难以抵挡其中的诱惑。其一,他们是真的喜欢品茶。其次,这要是喝到了,买到了某种好茶。说出去可是很有面子的一件事。现如今整个大唐的上层社会,官员名流们。谈论的话题之中,半数都是品茶相关的。可以说,李秋直接将后世的发展了一千多年的茶文化瞬间搬迁到了如今的大唐。降维打击,引来的轰动和反响,是难以置信的。尤其是这茶叶,细分的话,有几大类,一二百种至少。引申出来的茶文化,更是博大精深。更是让这群人上瘾,沉醉于其中。而芙蓉园中的茶叶销售。还是主要以芙蓉酒楼为主。自然是不可能将这么多品种的茶叶一一销售。在售的,无非也就是产量高,运输便捷,更受大众欢迎的十几个品种罢了。更多,更好的茶叶,都成了芙蓉园中的私藏。你就是有钱,都买不来。在李秋这种无意间形成的饥饿营销下,芙蓉园中典藏的私茶,更是受到了外界的追捧。平日里,谁要是能从芙蓉园中要到些私茶、特供出来。绝对是要引来无数人的追捧和口水的。所以像长孙无忌、柴绍、王珪等等这些人,动不动就跑去李秋的芙蓉园中打秋风。玩的不亦乐乎,好不快活。而对于温彦博来说,虽然同李秋的关系很熟。但以的性格和做派,是绝对抹不开这个面子的。但是!在李秋和房玄龄这边谈论政务,蹭蹭茶喝还是颇为不错的。等到茶好了之后,众人均是静静的,悉心去品。在两杯之后,才开始感叹着,讨论起这茶的感觉和韵味来。在物质文化生活极度匮乏的唐代。对于他们来说,这可是一种莫大的享受。也直到这时,李秋才问向温彦博。“温大人,到底是有什么事,能让你在这里等了这么久?”“现如今距离年节还有两个月余的时间。”“我前阵子问你,你不是还说礼部那边没什么大事呢吗?”温彦博这时候叹息一声。“若真是关于这年节之事,虽然忙碌。”“但都是些寻常政务,我也不用特意来找李相你。”“这一次的事,倒是有些麻烦。”“前些时日,陛下聘通事舍人郑仁基的女儿为后宫的充华。”“这如今诏令已经发出,册封的使者都要出发。”“可现在却是出了些问题。”“这郑仁基的女儿曾经口头上许给了士族陆家的儿子陆爽。”“在诏令发出之前,礼部也曾调查过。”“他们两家却是没有明文婚书。”“但是如今就又出了这个事。”“这毕竟是涉及宫中的大事,所以一时间我们也是不敢拿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