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7章见到他这样,李世民都是诧异的摇摇头,询问起来:“李秋啊,既然连你都说,这吐蕃军队的战力,同高句丽相仿。”“与突厥相差甚远。”“他们又处于这较为恶劣的荒僻地域上。”“为何你偏偏对他们如此敌视和执着?”“就像是我大唐其他邻国,诸如西突厥、吐谷浑、高句丽。”“也未见你如此。”听着李世民的疑问,李秋在心里好好的组织了一下语言。然后说道:“陛下,其实对于这吐蕃,臣的想法和当年对突厥时一样。”“将他们彻底的消除,斩草除根,永除后患。”“像那西域和西突厥,部族之间和国与国之间的矛盾甚为突出。”“而高句丽和辽东诸国。”“都是偏执一隅,成不了大气候。”“但这吐蕃大为不同。”“仍是奴隶制度的他们,生性好战,又极具野心。”“地域上,东临我大唐,西临西域。”“一旦任由他们发展。”“可能在一二百年,二三百年后,他们就会成为我大唐的心腹大患。”“到时候,他们很可能会击溃我们的军队。”“攻占我们的城池,掳走我们的粮食、百姓。”“甚至是还会占领我们的国都长安。”“所以,臣就想,趁着眼下有这个能力和条件。”“干脆就将这吐蕃从地图上彻底消除。”“也能为我大唐后世消除一个威胁不是?”听着他的话,李世民没好气的看了他一眼。“李秋啊,怎么这大唐,朕的这后世江山,看在你眼中就是如此不济?”“你且看这大唐,仅仅是现在,一切还在百废待兴之中。”“就有着如此能臣,名将,以及这精锐大军。”“难道还能惧怕了这区区吐蕃不成?”“你甚至还说他们还要攻占朕的长安?”“朕现在就是敞开城门,让他们来占,他们都不敢!”李秋这时候陪着笑说道:“陛下。”“现如今,咱们大唐君明臣直,人才济济。”“天下大定。”“就连那强大突厥,都已经永远覆灭在我们大唐的铁骑之下。”“可是,当陛下您百年之后。”“我大唐在二百年后,又能变成什么样,谁也说不准。”“要是万一,出一个隋炀帝类似的,甚至是还不如隋炀帝的。”“到那时,我大唐还能像如今这样看轻吐蕃?”“所以,臣就是觉得,趁着自己年轻,就多勤快一些。”“尽量的帮以后的大唐多消除些隐患。”“或者陛下您也可以这么看。”“臣的儿子,孙子,后世的血脉传人们,肯定也要成为这大唐的官员。”“将领。”“臣如今就算是自私一些。”“自己多挨些累,让他们后世少一些强敌。”“这总是一些好事不是?”听着他的话,李世民是不住的摇头。“唉,你这个小子啊。”“有时候是真的看不懂你。”“平日里看你行事,顾头不顾尾,四处树立强敌。”“毫无顾忌,胆大妄为。”“可是对于这后世之事,你却谨小慎微到这个地步。”“朕倒觉得你这话,还是太过危言耸听。”“朕不相信,朕的子孙,朕打下来的这个根基,定下的这诸多的制度。”“能养出那等昏庸的皇帝出来。”“这治理天下,还是要以德服人。”“把他们打服,让他们臣服于我们也就够了。”“咱们是不可能将这世界上所有的异民族和异国全部都杀光的。”李世民,身为当代君王,自然是看不到后世之事。若是李秋能将脑海中的图像,信息展示给李世民看的话。怕是到时李世民都得御驾亲征,把这吐蕃里里外外灭个三五百遍不可。另一边,长孙皇后由云中搀扶着。在这宫中的水榭凉亭处散步,坐下来歇息。像那些太监,宫女,都远远的跟着。不敢靠前。这时候,长孙皇后突然间对云中说道:“云中啊,你如今这年纪也不小了。”“女孩子家,也总不能不嫁人不是?”“尤其你还是我大唐的公主,总要顾及一下这皇家的礼制和颜面。”“近来啊,这好多皇亲国戚,王公大臣家,都托人向本宫来为你提亲。”“要不要我逐一的为你介绍一下。”“你从中挑选出一个中意的人家来?”听到长孙皇后的话,云中的眼神中罕见的露出一丝慌乱。急忙拒绝了长孙皇后的要求,说自己师门门规和不想嫁人之话语。这时候,长孙皇后仍是温和,但略加了一分强势的说道:“云中啊,本宫一直都拿你当自己的亲生女儿看待。”“也知道你,对这皇家之事不甚了解。”“我自然也不会怪你。”“但是,无论如何,你都是要成亲,嫁人的。”“你如今已经和芙蓉园里的人牢牢的捆绑到了一起。”“假若是将来有一天,陛下亲自赐婚下来,到时你若是不嫁人,那就是抗命。”“是要祸及家人的大罪。”“就算是你武功了得,想要逃走的话这些禁军拦不住你。”“可是你还要想一想,一旦你走了,这芙蓉园里面的人。”“李秋、罗可心、武珝,还有孩子们到时又该怎么去办?”“所以,你千万不要做傻事。”“这亲事,不仅要结。”“还要赶在陛下为你赐婚之前结才行。”“若是你实在是不喜欢那些王公大臣家的孩子,那咱们就去嫁给李秋如何?”
第1067章(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