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0章听见李世民发问,李淳风这人也是诚实。当即不假思索的说道:“陛下明日要于城郊祭天。”“我们目前的《戊寅历》以癸亥为朔日。”“古代历法划分日期确定在子时之半,今年甲子朔日早晨为春。”“而前太史令傅仁均减除时间稍多,子时初刻即为朔日。”“所以相差三刻,违背周朝订的天子正朔。”“草民以为,似乎可以重新加以考定。”也就在这时,李秋也终于赶了回来。一见到他,李世民眼神中、话语中都饱含深意的说道:“李秋啊,你这芙蓉园中果真是人才济济。”“对时令的推勘校定比我大唐的太史令都要精准。”“尤其是你这里建造的浑天黄道仪,也要远胜于皇城中的灵台观天仪。”听到此,李秋急忙笑着躬身解释。“陛下,您看这大唐图书馆的牌匾,乃是陛下您亲赐。”“这馆长之位,也是由陛下您亲自担任。”“所以这无论是大唐图书馆,还是图书馆门前的浑天黄道仪。”“名义上也是为陛下您所有。”“我芙蓉园,也不过是出人出力,为陛下和朝廷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而已。”李世民此刻瞥了他一眼,然后轻哼一声。“就你巧舌如簧。”“你可知道,朝中重臣私自与术士结交,这可是大忌。”“你身为尚书右仆射,又是手握重兵的幽州大都督。”“如今在你的芙蓉园之内,却豢养着两位世间罕有的方士。”“你可知,这件事有多严重?”“你又可知,在朕的御书房,关于你豢养术士的奏本,已经堆起了多高?”一听到李世民的这番话,周围众人,尽皆是面色大变。噤若寒蝉。唯独李秋的神色还颇为的镇定。以他对李世民的熟悉,隐隐也感受的到。别看此刻圣上语气说的严重,但事态却并不是真的严重。不然的话,陛下也不至于跑到芙蓉园中来提及此事。而且看一旁长孙无忌那云淡风轻的面色,李秋的心中就更为的安定下来。随后,他躬身说道:“陛下,这李淳风您如今也见到了。”“他虽然吃住在我芙蓉园之内,可他每日所做之事。”“要么是带人修筑这浑天黄道仪。”“要么就是跟随令狐德棻等大人在大唐图书馆中编纂古书。”“尤其是在算经之类的书籍上,有颇大的贡献。”“所以这李淳风,其实一直都在为陛下您做事。”看着他在那狡辩,李世民刚打算加重脸色,进一步的敲打他一下。可不料那边的李秋竟然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折。“不过方才陛下对臣的斥责,臣确实是疏于检点。”“理应受到责罚。”“在臣这芙蓉园中,除了李淳风外,还住着他的师父袁天罡。”“李淳风他不过三旬年纪,学艺尚未精深。”“且大多涉猎于天文和数算,格物之学。”“但他的师父袁天罡,确实是出神入化,有神机妙算之能。”“上一次我芙蓉园中夜里遇袭,就是这袁天罡提前算出。”“这才得以免于更大的损失。”“同时,他还颇为精通养生,延寿之术。”“他如今年岁,都已经超过百岁。”“故,臣向陛下举荐这袁天罡到钦天监。”“以后可以随时听后陛下调遣,答陛下之疑问。”“而这李淳风,臣举荐他入太史局供职。”“但主要还是留在臣这大唐图书馆中,继续负责浑天黄道仪的建造。”“以及图书馆内各类古书的编纂。”其实今天李世民来,主要就是为了见一见这袁天罡。上一次芙蓉园遇袭后,李世民就留意到了袁天罡这个人。与此同时,关于袁天罡和王珪、韦挺、杜淹三人之往事。他也是曾经听闻过的。于是今天恰好有时间,李世民因为几份对李秋豢养术士的奏本就又想到了此事。所以就拉上了长孙无忌一起,到这边来看看。以往朝廷对朝中重臣、武将与方士结交,之所以忌讳,主要是担心他们有不臣之心。再有谋反之意。可这种事情根本就不可能在李秋身上发生。所以对于那些关于李秋豢养术士的奏本,本来也没有丁点的威胁。李世民此番前来,主要还是想见识一下这袁天罡神奇。以及眼馋李秋身边的这位奇人。可是万万没想到,以往如同铁公鸡一般,对身边能人一毛不拔的李秋。今天竟然开了窍。竟然要主动的将袁天罡送到钦天监中来做官?于是,他略感诧异的问道:“哦?”“你难道真要将这袁天罡推荐到朝中来为官?”“你舍得?”李秋这时候正色说道:“陛下,以前臣是真的不了解朝廷方面有这样的忌讳。”“如今既然臣知晓了,自然要格外注意才行。”“臣身为陛下身边重臣,更应该以身作则,做出表率才是。”“况且陛下您知道的,臣向来不大信这些玄学算命之类。”“所以这袁天罡,能够到宫中任职,也算是人尽其用。”随后,也有人将袁天罡召见到了这里。当李世民一见到袁天罡这仙风道骨,鹤发仙颜的模样和气质。心中也是大为惊叹。随后在又同袁天罡对答了几句话后,李世民也就更能确定。这袁天罡,确实是世间罕有的一位奇人。于是便更起了爱才之意。“袁天罡,刚才北平王举荐你到钦天监中任职。”“不知你可否愿意到朕的身边来为朝廷做事?”
第1030章(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