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在得到了李世民的亲口承认,说李秋立了大功之后。太上皇大笑着对群臣说道:“这扫平了突厥草原,几乎将突厥部族斩草除根。”“为我大唐和整个中原的未来都解决了后患。”“这样的偌大功绩,纵使是汉武帝当年,也未能做到过。”“还有那高句丽。”“当年隋朝之时,两任帝王,倾百万大军几次铩羽而归。”“可如今,咱们大唐数万人马,就已经打下了整个河西走廊。”“想当初,我还一度担忧,我大唐的未来如何。”“现如今一看,李世民是一位合格的皇帝,注定了名留青史,同秦皇、武帝同名的千古帝皇。”“能有子如此,我大唐能有一位这样的皇帝,我心安矣。”听到了太上皇的这番话,就连李世民都是极度的震惊。当初他的上位,弑兄、杀弟、囚父,可以说是违背人伦,极其的不光彩。这件事,也一直是李世民心中永远的阴影和逆鳞。可是没想到,今天太上皇竟然在这样的公开场合,对着这么多皇亲国戚,朝中重臣,亲自为自己和这件事盖棺定论。如此一来,千百年后,后世人对于李世民的评价又将是另外一个样。所以说,太上皇今天送出来的这份大礼,珍贵,贵重到了极点。也让李世民大感意外,心中甚为的感激。这时候,文武群臣,皇亲国戚们,纷纷迎合着太上皇,对李世民进行歌功颂德。而李世民,则是无比恭敬的对太上皇施礼。表达自己的恭敬,感谢。同时发宏愿,一定不会让太上皇失望,将这大唐的江山传承下去。让大唐变得越发的兴盛,成为华夏古今的一代盛世。随后,在太上皇、李世民父子和睦的基调下,宴会进行的是无比热烈。尤其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两人,无比孝顺的,亲自为太上皇递菜,斟酒。酒宴的歌舞表演,也是颇为的不错。以至于太上皇的心情极佳,笑声不断。在太上皇出宫方便的空当,李世民亲自陪着他一同出去。在一个合适的时机,李世民发自内心的,轻叹了一声,对太上皇说了声感谢。这时候,太上皇轻笑着摇摇头。“我老了。”“在今年,还差一点彻底的与世长辞。”“所以在死过一次之后,很多事情,也就看开了。”“不论怎样,你都是我的孩子,我都是你的父亲。”“有一句话怎么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现如今,能看见你们好,我也就知足了。”“要说是目前我心中唯一还执念着的,就是这大唐之江山。”“未来传到谁的手上?”“李二啊,你如今也是数位孩子的父亲。”“你扪心自问。”“你们夫妻二人,待李秋那个孩子如何?”“而李秋,又待你们如何,待这个大唐如何?”听着太上皇的话,李世民不由得深叹了一口气。在面对这个问题之时,他真的是除了叹息,什么话都没资格去说。这时候,太上皇又继续的说道:“确实,我承认,李秋这个孩子,对我至孝。”“甚至是他还不知道我是他的亲爷爷,他是我的亲孙子。”“就已经远超过了你其他的那些崽儿。”“就算抛除私情,单单从能力,威望等等方面来讲。”“难道真的有人比李秋更适合继承这个皇位?”“我是真的希望,咱们家的这个江山,能够最终交到李秋的手上。”“并传承下去,世世代代。”“现如今的朝堂,与你们那时候大不一样。”“况且李秋他本就是皇长子的身份。”“这一切,本就是属于他的。”“这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就算李秋不是你的亲儿子,就凭他立下的这汗马功劳,数次挽救大唐的功绩上。”“你都不应该如此的怠慢他,刻薄他!”听着太上皇的话,李世民深深的点头。“父亲,您所说没错。”“要是换成别人,其他的武将,若是立下李秋这样的功劳,朕一定让他位极人臣。”“给予他最大的恩宠和封赏。”“可正因为李秋的身份,朕却不敢提前对他封赏太过。”“将来总会有一天,他是要公布身份的。”“可是在此之前,李秋身上杀戮太重,受到周边国家、部族的仇恨也最多。”“就连那些门阀士族,同李秋都是势如水火。”“所以这件事,急切不得,只能徐徐为之。”“不过相信距离那一天,也不会太远了,父亲您切莫着急,您一定能看到那一天的。”太上皇点点头,“那好,既然这样,我也愿意去等。”“但是,近来你下诏,开始让太子处理政务,又让魏王入承庆殿旁听朝政又是怎么一回事?”“是,他们两个的年纪也大了,你想要培养他们,这也无可厚非。”“但你总不能厚此薄彼,而把李秋给忘了吧?”“李秋对你,对这大唐立下了赫赫功勋,可你却一直对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反过来瞧瞧那李承乾和李泰。”“他们除了整日找你要糖吃,要钱花,还做了什么?!”听着太上皇的话,李世民的脸上显示出了无奈之色。其实,太上皇的心情,他是非常能够理解的。可却是真的冤枉了他。虽说表面上看起来他对李秋有些冷漠。但要真说到宠爱,关注和寄予厚望,李承乾和李泰两个都是无法同李秋相比的。
第949章(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