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章对于汉王李元昌和道士秦英。李承乾已经是深恶痛绝。曾经也是不止一次的发誓,再也不会相信他们。可是......对于李承乾眼前的这个处境,任何一句号称可以治他足疾的许诺都有着无法抗拒的诱惑力。于是乎,在沉默了好一会儿后,李承乾还是挥挥手,让汉王李元昌进见。随即,李元昌就带着称心,脚步急匆匆的走入东宫。生怕惹人耳目,引来非议。当李承乾第一眼看见这面容清秀,肌肤白嫩,举止优雅如烟的称心之时,竟然就有一种恍如隔世。让人耳目一新,大有亲近之意的好感!“称心,拜见太子殿下。”这个称心,不仅看上去清秀可人,竟然连这声音,都仿若黄莺出谷,婉转动听。给人一种太舒服的感觉。几乎是下意识的,李承乾就上前一步,亲自扶着称心的双臂,将行大礼的他搀扶起来。那一入手之处,更是觉得柔若无骨,他手掌的肌肤冰凉、细腻。“你,叫称心?”“是男儿,还是女扮男装?”面对着李承乾这好奇的,带有一丝异样的目光,称心的心中瞬间就安定下来不少。至此,他已经能够察觉到,他这一次的计划至少是成功了一大半。在南下长安之前,他的心中也是琢磨不定。不知道这大唐的太子殿下,这位李世民的长子能够内心坚定到何等的程度。自己能否真正亲近于他,蛊惑于他。可是如今一看,这李承乾也不过如此。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危险和难缠。面对着李承乾的目光和逼问,称心没有直接答复,只是莞尔一笑,清纯间略显羞涩。媚态丛生。这时候,一旁的汉王李元昌急忙笑着解释。“殿下,这称心自然是男儿身。”“不过他从小幽居北方草原的圣湖湖畔。”“一生中都未接触过太多的人,整个人和心灵,都犹如草原上的圣湖一样纯净无暇。”“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奇人。”“有着一手妙手回春之医术。”“远比中原的那些所谓神医,孙思邈之类强上太多。”“绝对能够治好殿下之足疾。”听到李元昌的话,李承乾更是好奇的打量起称心来。“你来自于突厥草原?”“你年纪这么小,真的能治好吾之足疾?”称心这时候微微颔首,缓缓的说道:“太子殿下,称心来自于草原圣湖,而非突厥。”“殿下可能不知,草原圣湖位于大地极北,常年冰雪覆盖,十分的寒冷。”“在那里,有少数的草原部族们生养繁衍,过着纯净,远离纷争的日子。”“纵使是突厥和历代可汗,也从不涉足圣湖地带。”“我们也不受任何人或者势力的管辖。”“可如今,大唐的铁骑已经将战争和利刃带到了那纯净无暇的圣湖沿岸。”“无数生灵惨遭涂炭,他们的鲜血和生命,已经将那片纯净、清澈的圣湖染红。”“至于称心,自打出生以来,就跟随家师生活在圣湖湖畔。”“学习医术。”“老师他是圣湖最受人敬仰的大萨满,活了一百二十六载。”“可就在今年,他因为圣湖生灵惨遭屠戮,鲜血染红圣湖而悲伤,作古。”“离我而去。”“称心无奈,也只能在掩埋了恩师之后,流离失所,一路南下。”“幸好被汉王搭救,带到了长安。”听着称心之话,李承乾不由得皱眉。“你的意思是说,大唐幽州的军队在剿灭了突厥还不够。”“就连处在极北之地的你们都没有放过?!”“这个北平王,简直就是嗜杀成性。”“当初父皇和朝廷已经接受了突厥的臣服,就是这个北平王,擅自挑起战火。”“更是屠杀了草原上十几万人之众。”“简直是泯灭人性,有失体统,坏我华夏之仁德。”从始至终,李承乾对于李秋和芙蓉园的态度都是非常之差。其中有长孙皇后宠溺李秋之缘故,也有孙思邈为李承乾诊病之原因。这时候,汉王李元昌叹息说道:“殿下您有所不知。”“据军方统计,从大战开始到现在,我大唐已经斩杀突厥百姓超过五十万之众。”“草原人的性命,也是性命。”“这一笔血帐,足以被写入历史。”“到时候,没人会记得这是他北平王所犯下的罪孽。”“后世之人只会将这笔账记在皇上和李唐朝廷的头上。”“再者说,从古至今,犯下如此罪孽者,都是大不祥之征兆。”“唉,不过眼下皇上极其宠溺于他。”“就连他杀了清河崔氏一千多口族人都没什么事情。”“就更不用说屠杀外族人了。”听到汉王之话,李承乾眼神中闪过愤怒和极度的不满之色。“哼,这个北平王,小人得志,嗜杀成性。”“假若以后我登上大统之后,绝不会饶他!”这时候,汉王急忙笑着岔开了话题。“太子殿下,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也罢。”“现如今最主要的,还是先让称心为殿下您瞧一瞧足疾。”“若真是能治疗的话,殿下就可恢复如初,一扫心中之阴霾了。”听到此,李承乾也是连连点头。就将称心和李元昌叫到了自己书房之中,让称心为自己瞧病。在李承乾的心中,对于这个称心是不抱有太大的期望的。只因为他太年轻,太娇嫩。印象里,只有那种发须花白,仙风道骨的隐士、道长,才有真正的大本事。随后,称心亲自蹲下身,小心翼翼的祛除掉了李承乾的鞋袜。一双小巧、柔嫩,冰肌玉彻的小手,在李承乾的病足上缓缓的移动,查看他的病情。然后才缓缓的抬起头,看向李承乾。“太子殿下之足疾,称心有很大的把握,可以治。”
第866章(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