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李世民的话,引得杜如晦、房玄龄等人大笑。随后,李世民又关切询问了一下孙思邈,李秋在幽州那边都做了些什么?因为在来长安之前,李秋可就嘱咐过孙思邈,所以孙思邈也就只简单的说了说,李秋在幽州那边视察了十三州的封地,重新建立起幽州军。然后剩下就是安抚民生,修筑城墙,抵御外敌等等。听了他的话,李世民不由得摇摇头,对着杜如晦、房玄龄等人感慨一声。“克明,玄龄啊。”“朕怎么就觉得,李秋那十三州的封地,经营和治理的,比朕这个大唐皇帝还要有模有样呢?”房玄龄此时幽幽的说道:“陛下,这区区几个州的事情,又怎么能同整个大唐相比呢?”“不过,从去年冬初到如今的夏至,李秋能把那十三个州治理成这样,确实是大大出乎了臣的预料了。”“先不管怎么说,对外,他们那边凭借一己之力,击退了突厥的进攻,还斩首了一万五千余首级,这就是非常难得的。”“而对内,他们那边的百姓没听说有饿殍出现,更没有流民产生,反而还能将幽州城修筑起来。”“单单是这几项,就足以超出绝大多数州的刺史和都督了。”听到房玄龄称赞李秋,李世民的心里感觉还是很舒服的。脸上也颇有荣光。而杜如晦,此时也是笑着说道:“这也正说明了,李秋这个小子啊,得安排些事情给他去做。”“无论是从军,还是当政,他都能给你做出些名堂来。”“不然,此子太过惫懒,整日就知道经商赚取金银俗物,白白浪费了他那一身的才华。”这时候,孙思邈已经退去,李世民也是重回了正色,对房玄龄说道:“玄龄啊。”“荆州侯君集那边,连发了数道催粮的奏表。”“他那边同丁节打的比较焦灼,户部这边的粮草,你得督促一下。”房玄龄这时候轻叹了一口气,“是,臣这就去办。”“不过眼下,咱们的太仓之中,存粮已经不多了。”“并且还要为泾州那边的战事留出足够的余粮来。”“朝廷方面,已经不能再调拨粮草给那边。”“这荆州造反的丁节,起初时臣等也估计过,没想到这一仗竟然能打这么持久。”“看来也只能先将荆州义仓的粮食,调拨给侯君集的大军使用了。”房玄龄话中暗含之意,李世民听得真切。“玄龄,你是说侯君集有意拖延军期。”“就为了调走荆州义仓中存粮,好给与李秋关系密切的荆州都督武士彟找麻烦?”“这一点,朕觉得不大可能。”“侯君集这个人,朕还是了解的,在打仗这方面,尤其是目前朝廷如此的一个局面,他应该不至于此。”“眼下,就如你所说,先动用义仓中的粮食吧。”“其他的事情,也要先等这仗打完后再说!”......在荆州,在看见了朝廷下发的政令文书后,武士彟眉头紧皱,眼神中闪过了无比的怒气。而一旁的武元庆,武元爽兄弟二人,也是极其的愤慨。“父亲,这侯君集简直是欺人太甚!”“自从丁节造反,朝廷派他来平叛之后,已经几次三番的来找我们的麻烦。”“这一回,就又把目光盯在了我们荆州的义仓上面。”“就那丁节区区三四万人马,又哪能打的了这么久的仗?”“这分明就是侯君集有意拖延,就是想要把我们义仓中的粮食弄走。”“这马上就进入秋收了,又赶上这旱灾之年。”“一旦他们把这义仓的粮食给拿走了,到时候我们怎么办?”武士彟此时眉头紧锁,然后瞪了这两个儿子一眼,“这是朝政下的政令,你们难道想抗旨不成?”“至于朝廷与丁节之间的战事,又岂是你们两个能妄自非议的?!”在武士彟的呵斥之下,武元庆和武元爽两兄弟心中不忿,灰溜溜的退去。这时候,书房中就只剩下了武士彟和武珝父女二人。武士彟这才露出深深的疲惫。“父亲,既然朝廷已经下了政令,我们就将义仓中的粮食交给侯君集就好。”“至于今年的旱灾和秋季之事,到时自然也会有办法。”“爹爹切莫因此而气坏了身子。”说着,武珝很是懂事的给武士彟倒了一杯茶。看见了自己的乖巧懂事的女儿,武士彟这才心情缓和了一些。“唉,还得是我的宝贝女儿啊。”“这以后你出嫁了,爹爹还真的是舍不得你。”武珝这时候笑笑,“爹爹放心,女儿到时候多回家来探望爹爹就是。”“自从来到这荆州之地,远离了长安之后,女儿的心里竟然放松了许多。”“再也不担心受那些人的压力,而被朝廷胡乱指婚了。”就在这时,门外忽然有人来报,说是有幽州来的孟诜等人求见。孟诜?一听到此,武士彟和武珝两个都是非常吃惊,急忙让他们进来。随后,一名幽州那边的官员和几名侍卫,带着幽州李秋送来的礼物,进来给武士彟和武珝施礼。而在他们身旁,还有一个小胖子,正是年仅九岁的孟诜。这孟诜,也是芙蓉书院中的学生,后来被孙思邈收为了亲传弟子,一直带在了身边。没想到这一次李秋竟然把他给派了过来。“孟诜,拜见应国公!”“弟子孟诜,拜见老师。”这时,孟诜很是恭敬的拜见了武士彟,然后又以芙蓉书院的礼仪,恭敬拜见了武珝。这时候,身为师娘的武珝直接将他拉到了椅子上坐下。关切的给他倒了一杯水。“孟诜,这千里迢迢的,你这么小的年纪,怎么把你给派到了这里来?”
第401章(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