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自从大唐的春耕开始,突厥方面就已经开始了军队的集结,调动。只等着突利可汗的一声令下,他们的大军就要南下,发起今年的攻势。论准备和军队的整备,比去年的颉利那时,还要充分的多。而毗邻幽州地界的大草原上,薛延陀的首领乙失夷男,心中就越发的按捺不住。自打上一次突利画大饼,瓜分了大唐的版图之后,乙失夷男就越发觉得,这幽州、易州大片的广袤土地,已经属于他薛延陀了。于是乎,终于有一天,他悄悄的聚集了两万多精兵,朝着幽州城突袭而来。在之前的探马消息中,这幽州城内只有守军两千余人。并且战力低下,远不能和当年相比。有名的守将,也只有罗良自己。那个武艺了得,难对付的罗通,一直留在长安。至于这幽州城墙,就是如同豆腐渣一般。那用夯土新垒的城墙,还没有干透,估计用攻城器械猛撞几下,都能把墙给撞塌。就当乙失夷男的两万余大军逼近了幽州城不足百里之时,李秋和幽州城内,就已经接到了消息。随之就由罗良,率领着三千步卒,登城备战,将滚木礌石等守城物资,准备齐全。而李秋和罗可心两人,则是全都守在了城主府中。谁能想到在老王爷即将弥留之际,却又赶上了这该死的突厥入侵。这是明摆着,不想要这位一辈子都在镇守着幽州的老人,能够安详的离去!乙失夷男亲自率领的大军,是下午抵达了幽州城外。在稍微休整了一下后,便直接展开了攻城。这么大的声势和动静,以及城内各方面大军、人员的调动,躺在床上的老王爷,不可能听不到动静。“可心啊。”“是不是城外,又出了什么大事?”见老王爷醒来,罗可心急忙安慰,“爷爷,哪有什么事情。”“我喂您喝口参汤吧?”此时,李秋也从一旁的椅子上起身,走了过来。看着他们两个,老王爷自嘲般,笑着轻叹一声。“我在这幽州城中活了一辈子。”“要是连突厥人攻城的动静都听不出来,岂不是白活了吗......”“我这条老命,用参汤继续吊着,也没什么意思。”“倒不如就此去了,你们也能省些心。”“这突厥,正如之前我们料想的那样。”“不容大意啊!”李秋这时候也同样坐到了老王爷的近前,“爷爷,这一次来的是突厥的薛延陀部。”“规模万余人左右。”“目前他们应该是还不知道我们城里的虚实。”“就先让罗良带着三千兵士守城,先消耗一下他们的锐气和兵力再说。”听了李秋的话,老王爷点了点头,面色果然是缓和了许多。“李秋啊,如今这幽州城中有你,可心,还有这一万兵力,我还是放心的。”“临了了,我这里还有几句话,想跟你们这两个孩子说一说。”一听到他这话,罗可心眼中的眼泪直接就滑落出来,紧紧的拉着自己爷爷的已经干枯的手。李秋也是无比郑重,认真的说道:“爷爷,我们两个都在,您说。”老王爷轻轻叹息了一声,“我这一辈子啊,经历过了许许多多的事情,波折。”“甚至是王朝的更替,世间的大乱,也都经历过。”“不过到头来,我也只总结出来两句话。”“这第一,是永远都要拥有自己的力量。”“只有自己的力量强大了,才能够保护自己的家人,族人。”“才能长远的立足于世,有能力去抵挡各种各样的磨难,风波......”在缓和了片刻之后,老王爷才缓了几口气后接着说道:“这第二件事。”“就是我曾经告诉过你的,无论到什么时候,也不要把自己、家族的生死,交到任何人的手里。”“一定要切记!”听着老王爷的话,李秋心中悲痛,无比认真的再次点头,“爷爷,您放心,这两句话,我毕生谨记。”“还会将他们传到以后的孩子,孙子那里。”老王爷喘了两口气,满意的点点头。“记住了,就好。”“还有一件事,就是以后尽量少到长安里去。”“你这个孩子啊,有很多优点,但缺点也同样明显。”“这官场之道,都讲一个长袖善舞,少立仇敌。”“凡事啊,也都有一个规矩。”“可你呢,却一直是反其道而行之。”“要不是当今圣上贤明,你已经不知道死掉多少次了。”“可是,这伴君如伴虎,圣上贤明,太子就未必如此。”“假如哪天又有了一次玄武门之变,到时你又该如何自处?”“可心和你们以后的孩子们,又该怎么样苟活?”“所以对于你来说,少去长安那种是非之地。”“在幽州地界,精兵在手,强大自己,做一个悠闲王爷,也没有什么不好。”听着老王爷的话,李秋眉头紧锁,然后无比认同的点了点头。在最近这几次的大事件之后,他的心中也确实是感到很厌烦了。相比于势力纷乱的长安,他还是更喜欢淳朴、简单,非黑即白的幽州。在李秋之后,老王爷又看向了自己这一辈子,最为心爱的孙女。“可心......”罗可心此时含着泪水,哽咽的说道:“嗯,爷爷,我在。”老王爷,这时候想要伸出手,就如同当年还在罗可心小时候那样,亲昵的摸了摸她的头,可是力气已经是不足。也直到了此时,老王爷再一次深刻的意识到,终于到了自己和这个多少年来,相依为命的宝贝孙女做分别的时刻了。于是乎,一行老泪,不由得从眼角无声的滑落......
第381章(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