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1 / 1)

第351章只不过,李世民仔细观察了一下后,发现这些东宫附属的官员,官职都是比较低的。那些真正的东宫主官,都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并且,李世民思来想去,这太子李承乾尚且年幼,也压根没有这么做,或是想去谋反叛乱的一个动机。于是也就将之前的那种疑惑给人为的主动忽略掉了。眼下,关于对武士彟的弹劾是一呼百应,鲜有人站出来力挺。而这些乱七八糟的琐事呢,本也就是可大可小的。李世民也懒得在这种事情上去和他们计较,最终还是如他们所愿,贬去了武士彟工部尚书的官职。眼下,正赶上了原荆州都督被人奏本说有叛乱之嫌,已经被押赴大理寺审理。这个位置还处于空缺之中。所以李世民也就任命他为荆州都督,督管一州军政要务。即刻起赴任。在唐初,这一州都督的官职,着实是不小的。可谓是封疆大吏。在品阶上,中州都督就已经同六部尚书同为正三品。而像荆州这种大州的都督,一般都按照从二品来算。而在权柄上,武士彟的一个冷门工部尚书,手中的权力无非就是管管建材,修修宫殿,同荆州都督是没法比的。这也是变相的看出来了李世民对武士彟,对李秋的态度。表面上看似对他贬了官,实则是爱护有加。这在京师当一个冷门尚书,哪有去荆州做一个土皇帝来的过瘾?......在今天的早朝过后,郑家之人心中不由得纷纷叹息。今天的这场针对武士彟的战役,算是赢了面子而输了里子吧。表面上看,算是把武士彟给告倒了,把他从工部尚书的职位上撸了下来。可实际上呢,人家却是从一个有名无权的工部尚书,一跃变成了一州都督,封疆大吏。这可是一般人求都求不来的官职啊。要说唯一的欣慰,那就是这一次成功的把武士彟给赶出了京师,免得以后经常看见他闹眼睛。而在应国公府,对于今天这种局面,武士彟是心中唏嘘,百感交集。其实他这个人商贾出身,对于权欲并不是太热衷。并且要论身家,他们武家绝对算得上是大富大贵。相对于荆州都督,他更喜欢在这长安城中混日子。当然了,能够做一位封疆大吏,他也是很高兴的。对于家族来说,这也是莫大的一种荣耀。其中武家最高兴的两个人,自然是武元庆和武元爽两兄弟了。做工部尚书的儿子和做封疆大吏的公子,那可是天壤之别。以前,他们只能叫做纨绔。而且是长安城中一抓一大把,遍地都是的纨绔。而现在,他们才是真正的衙内。这要是到了荆州地界?他们的老子是军政全管的封疆大吏,谁看见他们不得恭敬有加,奉承着?那岂不是要爽死?!而这个消息,对于武珝来说,无疑是最为沉重的一个打击。她今年已经十四岁了,当时为了鼓励生育,人口繁衍,官家给的法定必须成亲的年龄是男十五,女十三。若是超了年纪,会受到很重的惩罚的,甚至是可能直接把你许给一户人家去。她仗着父亲的宠爱,已经是超线了。如今自己父亲被调任了荆州都督,并且事情紧急,立即赴任。那她该何去何从?就当武珝急的在房中直掉眼泪之际,李秋也听到了消息及时的赶至。这时候,武士彟也是有些焦急的将李秋拉到了自己的书房之内。“唉,郑家这群败类,真不是什么好东西!”“在你来之前吧,我这里也思寻了好久。”“眼下没有别的办法,今天就让武珝过门去好了。”“匆忙是匆忙了点,但是就如上一次你和可心丫头所说,咱们自己家中,也没必要去搞那么多规矩。”“只要你们几个孩子能好好的相处,你能好好的疼爱这个丫头,我也就知足了。”“反正也是妾室嘛,没那么多的要求,简陋就简陋一点吧。”听着武士彟的话,一旁的武珝也是两眼泪汪汪,好可怜的看向李秋。她心中是赞同爹爹意见的,只要自己能顺利过门,其他的也就不要求太多了。就怕夜长梦多,她万一要是嫁不成李秋,那这一辈子也就彻底黑暗了。这时候,李秋轻叹了一口气,“伯父,吏部那边要求您是何时赴任?”武士彟皱眉说道:“明天一早。”“一天也耽搁不得。”“今天早朝后我也特意问过吏部尚书长孙大人了,他那边也是接到了皇上的意思。”“这前任荆州都督涉险谋反,事关重大,耽搁不得。”这时候,李秋眉头紧皱,然后看了一眼外面。“伯父,这眼下都是下午时间了。”“肯定是来不及迎娶武珝的。”“我也不能让武珝姑娘跟我受这么大的一个委屈。”“看来只能等明年的年节伯父归来长安之时,我再明媒正娶武珝姑娘了。”“至于这男十五女十三的问题,交给我来解决!”说完,李秋就带上武珝,一同赶到了魏征的府上。一见到是李秋和武珝来了,魏征也是极其的高兴,把他们两个请了进去。然后急忙吩咐人准备酒宴,要好好的宴请一下他们两个。不过这时,李秋往那一坐,就将武士彟和武珝这边的情况说了一下。同时,还表示,你们要是不帮我把这个事情解决了,那我可就坐在你府上不走啦!他这边耍泼,一旁的武珝是红着眼睛不断的抹眼泪,可怜的让人怜惜。他们这两个一个白脸一个红脸,还真就把魏征给难住了。弄的魏征是哭笑不得。随后,他一边安慰着武珝。说先不要哭,不就是这么点儿事吗?没什么大不了的!同时,他也命人去请宰相王珪,还有黄门侍郎韦挺,将军冯立。就说李秋到了,叫他们过来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