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听到他们的话,原本打算最后才发声的长孙无忌实在是忍受不了了。“呵,我说封大人,你这是好大的口气啊!”“还流放三千里?!”“我就好奇了,就凭着李秋先后两次如此大的战功,你是怎么好意思开的这个口?”“你的良心都被狗给吃了不成?!”听见这长孙无忌直接骂上了,这已经是六十多岁的封德彝气得是胡须乱颤。用手不断指着他,“你,你,好你个长孙无忌!”“老夫在前朝当宰相那会儿,还没有你呢!”“你现在居然敢对老夫如此出言不逊......”长孙无忌同样气的哼了一声,“明明是你封大人乱吠,如今倒是指责起别人来了!”“有您这样一位做宰相,我现在终于明白前朝是怎么倒的了......”见他们两个越吵越凶,坐在上首端的李世民叹气一声,“你们两个,不要吵了!”“长孙无忌,你瞧瞧你都是扯得什么乱七八糟的?!”“还有你,封德彝,流放三千里?”“你对于一位我大唐的功臣,提出这样的恳请,难道就不怕这天下的百姓和将士们寒心吗?”就在这时候,眼看着封德彝、裴寂等人势力不支。代表魏王李泰势力的萧瑀,也发声了。“陛下,封大人的要求,确实是有些过了。”“不过封大人之心意,却是实实在在为了我大唐着想的。”“臣,也恳请对李秋予以重罚,以儆效尤。”“重树我唐军风气与名声。”“也只有这样,才能消除杀俘之隐患。”“才能让以后的突厥部落,周边小国能对我大唐心悦诚服,开门来降。”“故臣恳请陛下,收回皇室园林芙蓉园,削去李秋之封地,食邑。”在萧瑀之后,也不断的有人站出来附和。这也是他们各个利益小集团,士族利益大集团最后的底线。对于他们来说,小集团的利益无论输赢,都必须建立在士族大集团的基础上。像李秋这种身份最为卑贱的商贾,是绝对要予以严惩和毁灭打击的。在他们发声之后,李靖、王珪、魏征、韦挺、张蕴古、杜如晦、秦琼等人也同样的对李世民施压。“臣等恳请陛下三思,莫要让天下百姓和这大唐将士们寒心啊!”看着他们这群人,李世民看不出丝毫的表情变化。而是将目光转向了魏王李泰。“魏王,你说说看,你是怎么想的?”魏王李泰出列,“回禀父皇,儿臣也是与封德彝、裴寂、萧瑀等人是一样的看法。”“这抗旨、杀俘,无论哪样都是不赦的重罪。”“如今,父皇仁慈,念在他的功勋份儿上,已经免去了他的死罪。”“但这惩罚,是绝对不能再免的了。”要说这整个太极殿上,表情最为平静的,一个是最上方坐着的李世民。毕竟帝王心术,城府必须够深,在决断之前,是绝对不能让大臣看出自己情绪变化的。而另外一个,就是下方静静站在人群队伍中的李秋。此刻对于他来说,就如同看戏一般,颇为有趣的仔细观察着这群人。在他的心中,本来就对所谓的爵位,官位,权力,地位这些不感什么兴趣。他本就是一个小小的商贾,开着他的小店,与武珝姑娘一起过着平平静静,闲适快乐的生活。后来也不知道怎么,就莫名其妙的一步步卷入了朝堂之中来。还莫名其妙的就成为了二品大员,大唐的大将军。现如今,他对于这种很让人厌烦的,还有战场和危险,真的是厌倦了。要真是如这些士族们所言,自己也乐得清静。然后带着金子、银子,还有大小老婆可心、武珝,一起去幽州,或是去苏杭水乡,幸福的过上一辈子,岂不是快哉?在李泰说完那些话后,李秋的心中就已经给李泰打上了一个标签。口蜜腹剑的笑面虎,这种人还是很阴险的。美名其曰的说了一大堆,其实他最为关心的,不过是芙蓉园罢了。这时候,李世民又看向了太子李承乾。“太子,你是一国之储君。”“你也说说你的看法吧。”在之前魏王被问话之时,太子李承乾就已经做好的准备。“父皇,儿臣认为,李靖大帅一方和封大人这一边,说的都有道理。”“这李秋确实战功不小,同时呢,也确实有着抗旨、杀俘之重罪。”“儿臣也认为,李秋既该受到处罚,又不宜处罚的过重......”他这一席话,简直就是来打酱油的,谁也不得罪。不过......他虽然是没得罪这些大臣,却是得罪了他老子。这时候,明显的李世民的脸色就沉了下来。放在龙案上的一只手,也略用力的敲了敲桌子。“太子!”“你是一国储君,朕问你的是决断,不是让你如此模棱两可!”受到李世民如此逼问,李承乾未免心中有些慌乱。再看了看两边,尤其是封德彝、裴寂、萧瑀那边,几乎涵盖了所有朝臣,他的心中也做出了取舍。“回禀父皇,儿臣选择听从封德彝、裴寂等人的建议,李秋死罪可免,但理应为他的杀俘所为承受重罚。”在听到了他的这个选择之后,李世民的眼神中闪过了一丝愠色。不是说李承乾要对李秋下重手,他生气。而是说,身为一国之储君,将来的大唐皇帝,却因为士族那边势大而选择了屈服、顺从!就眼下的这些士族,纵使他李世民自己,有的时候都感觉到棘手,都要费很大力气去斗智斗勇,镇住他们。而李承乾呢,从未上过战场,身上一点威严和煞气都没有,在军中更是谈不上丝毫的威信。这要是以后假如他当了皇上,他自己的本心都是去顺从这些士族们,那他还怎么去统治这个大唐?那这个江山,是他们李家的,还是这些士族家的?!这是要命的一件事情啊!
第231章(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