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是我写的(2 / 2)

伸唐 此号乃小号 0 字 2021-03-21

李隆基居然相信了,原因简单,没有外援,他那个二儿子如何敢谋反呢?我不是汉武帝,不糊涂。

又下诏,将李适之贬为宜春太守。

韦坚的弟弟韦兰、韦芝看到事情不妙,怎么着,罪名还没有完?非得将我大哥逼死你才甘心?

两兄弟上疏,说韦坚不可能与庶太子李瑛有往来,现太子李亨可以做证。

李亨做证?

你们韦氏兄弟果然与我儿子有密切的往来,李隆基大怒,韦氏三兄弟,李业(李隆基的五弟,韦坚的另一个妹夫)的女婿韦斌,李琄(李业和韦氏之子)李琄、李齐物、裴宽等人全部被贬或流配。

“二世子,李林甫手腕真的通天?”

“不是他手腕通天,而是韦坚乃太子舅兄,当避嫌。”

李伸长叹道。

他在第一封信里就说了,“太子府,公少去,圣上忌之。”

不过再想一想,也不是韦坚不听。

韦兰和韦芝犯下错误,可能是不知道这几封信的内容。

韦坚知道,他是太子李亨的舅兄,怎么避开不了的。

关键还是李适之性子粗疏,没有能力将担子挑起来,挑不起来,他三叔李亨又不甘心,韦坚等人只好亲自动手,不能称为谋反,这些小动作却是真的,这才被李林甫利用。

但话说回来,如果李适之能力强,城府深,当年李林甫不也会让他上位了。

“二世子,会不会牵连到你?”肖六担心地问。

“不会,”李伸想了想说:“你们也听说了那个写信人?”

“是啊。”

“你们做的不错。”

李韦皇裴等人或贬或流,天下冤之,相关的内幕也陆续被流传出来,包括那几封信。

作为地方上的普通平民百姓,离京城又这么远,不可能这么快听到的,能听到这些内幕的消息,说明肖道梁二人已经与下邳几个官员交情比较深厚,然后在宴间,几个官员才说了一些京城的内幕消息。

“有的林县令也不敢说,这是我与老六结合在长安听来的一些消息,推断出来的。”

肖六在边上说道:“可惜此人在关键时侯未送信了。”

李适之和韦坚不倒台,对李伸是有利的。但让李伸怎么保?

“那人不是不写信,而是觉得李韦几人无药可医,挽救不了,只好撤身。”

“无药可医?”

“两次大好的机会,生生错过,岂不是无药可医。”

“是啊。”

李伸低头沉思,眼下只是贬流,还未杀呢,马上就开始一群群一窝窝地杀了。

到时侯肖道梁二人听到后,内心肯定更加地惶恐不安。

下邳这边可不是一步闲棋。

但想发挥作用,也比较困难。

首先得融入到地方,现在比较容易,是花钱,买山不难,想以合理的价格买山却是很困难的,山上竹木少,估价便宜,但这是泗水边上的大山,水源充沛,许多山上林木茂盛,只要树多,价格立即就贵了起来。

毛竹性子泼辣,下邳这边也适宜种植,不过是山,不是所有地方都能种的,至少不能往山岩上种。

投入大,见效慢。

所以开始时,不会有人眼红。然而只要这些竹子全部长起来,眼红的人也就多了,然后又回到李伸刚从庶人府出来时的那个问题,钱多未必是好事,最主要的关键是能不能守住。

这也是李伸再三要求融入到地方的原因。

然后是肖道梁二人得能在这边安心地发展,不能有二心。

未来,李伸还能以一个“合理的身份”过来,这边的安排才能发挥作用。

不提融入,往下去,李林甫会更疯狂,肖道梁二人能不能安心?

反正已经到了这地步,李伸索性说了出来。

“肖道梁,肖六,为什么我敢说那个写信人以为左相他们无药可医?”

“你想出来的。”

“不是,因为那几封信就是我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