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 广泛撒网(1 / 2)

2003年九月十八日,一件与娱乐圈没有任何关系的新闻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p>

美国学术期刊“气候研究”的编辑克里斯-德弗莱塔斯(chris-de-freitas)博士大胆地刊登了一篇不符合政zhì导向――但是符合事实――的同行评审文章,文章的结论是:如果以过去一千年的气候变化为背景,那么近期气候变暖并非异常现象。 </p>

这篇文章发布之后,掀起了轩然大波,国际上的全球变暖论者很快针对德弗莱塔斯博士发起了攻击,要求撤销他的编辑职位和大学教职。 </p>

世界气象组织随即公布了相关数jù,2003年目前为止,世界各地不少地方都迎来了历史上最炎热的夏天。瑞士格罗诺镇最高温度达到了四十一点五摄氏度,打破了一百三十九年来的记录;英国伦敦的温度达到了三十八点一摄氏度,打破了1990年的记录;同样,法国巴黎晚上的最低温度为二十五点五摄氏度,这也打破了1873年以来的记录;再加上中/国的台/北上/海武/汉福/州等地都打破了当地最高温记录……温室效应的影响已经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全球各地。 </p>

英国的“卫报”刊登了气候变化经济学报告,在报告中显示,如果持续按照2003年的生活方式,到2100年,全球气温将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会上升四摄氏度。而气温一旦升高的话,这将会打乱全球数百万人的生活,甚至是全球的生态平衡,最终导zhì全球发生大规模的迁徙和冲突。 </p>

一时间,克里斯-德弗莱塔斯犹如过街老鼠,几乎遭受到了全方位的打击。美国本土更是喧嚣不已。 </p>

包括“华尔街日报”“洛杉矶时报”“西雅图邮报”在内的各大报纸都纷纷针对这件事情进行了讨论。温室效应的问题在这一场争论之中再次成为了焦点。 </p>

作为北美地区影响最大的报纸,“纽约时报”自然也不会错过reads;。不得不承认,作为北美第一大报,“纽约时报”的视角和立意确实令人侧目,那些基金会利用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牟取福利,贪污受贿的正在不可抑制的滋生,拯救地球的行动已经刻不容缓了,这些人居然还在拿全人类的未来冒险。 </p>

与此同时,克里斯-德弗莱塔斯也在公开场合表示,这就是他撰写那篇文章的初衷,因为2004年总统大选邻近,温室效应的问题成为了候选人们博取公众支持的权柄,但真正愿意投入科学研究的却凤毛麟角。 </p>

这彻底激发了环境保护者的怒火。 </p>

没有人注意到一名普通的冷面律师前后拜访了克里斯三次之后,克里斯发表了这番言论;也没有人注意到,克里斯发表这番言论之后,关于他的指控都撤销了,他在大学的职位和“气候研究”的总编位置都保留了来。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