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哎哎,再积极也得排队,说你呢大个子,你也想去蹲小黑屋?”
天津港汇聚了近十万劳工,这些人几乎都是静海县的。
港口工地不提供住宿,大工地上也没那么多地方住得下,大伙儿都是吃过三顿饭,披星戴月的两头跑,但也乐在其中。
这时代的老百姓很朴实,能吃饱饭,省下自家里的过冬口粮就已经很满足了,更别说每天还有五十个大子儿拿,还有啥不满足的?
“天哪,今天有肉?这是鱼?天生哥,难道是咱们早上在码头上搬的那些?”
杨水生喜滋滋的留着口水,难以置信地道:“本以为是个军爷们吃的,到头来还轮到了咱们呢!”
杨天生也开心极了,他被大桶大桶的炖鱼和盐水煮虾给惊呆了,官府真大方啊!
“黄大嫂,一勺子鱼肉一勺子虾,咱们今天过节吗?”
负责给杨天生这一队人打饭的黄秋霞是个泼辣寡妇,三十多岁死了老公,自己拖着两个不到十岁的娃娃艰难度日。
这时代的女人很少出来务工的,抽丁抽丁,当然是男人往外面跑了。
可黄秋霞是没有办法,她还有两个嗷嗷待哺的娃娃呢,九颗三亩薄田,大冬天不出来干活,就得去挖野菜度日了。
还好负责天津建设的杨廷和大人是个好官,只要你来了,女人也可以做饭嘛,老百姓不容易,难道还赶回去?
“天生兄弟,上面说了,以后中午晚上顿顿吃鱼,吃到你们吐为止!放心,当今天子开了金口的,咱们这里有,那些修京津水泥路也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