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恐怕大明的老百姓没多少人不知道。
谁让大明时报隔三差五就发文说哪里哪里又建了几所小学,哪里又开了个什么学院,各种数据都精确得很,绝不会凭空捏造哄骗老百姓。
隔壁座位的举人江兴财屡试不第,早绝了科考的念头,如今跑口外贩卖牛羊赚的盆满钵满,心中却对以往的八股取士嗤之以鼻。
“今上堪称千古一帝,军事、理财、治国有那几个帝王比得上?如今我大明疆土之广阔创历史新高,国势更是蒸蒸日上。偏偏这一年拿出近四千万两内库银子,教化两千多万孩童读书识字,却因为教材涉猎历史、地理、格物、生物等方面,被那些酸腐文人大肆攻击。”
“说什么子曰诗云才是治国之道,奇技y巧不该走入大雅之堂?我呸!当老夫没走过那条破路似的。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穷酸书生会干什么?”
老梁特别待见江举人,人家虽是个老愤青,可说的却是句句在理。
“老江啊,年纪大了别激动,小心那什么血压过高哦!报纸上不天天都在辩论么?不是每一个老式读书人,都如王阳明文武双全!没科技,呃,也就是他们口里的奇技y巧,咱豹房能研究出水泥来?干道能修到四千公里外的喀什去?”
“以往的商人要走上半年,现在呢?二十天还包括路上打尖的时间呢!没科技,咱们能发明出大炮、破虏枪、轻甲马刀开花弹?打遍天下没敌手?没科技,咱们能家家蜂窝煤,冬天里北京城冻不死一个人?那些水果、牛羊肉、海鱼罐头能买遍天下,比大米还便宜?哪一样少得了奇技y巧。”
数来数去,子曰诗云除了瞎扯淡,几千年来有过啥好处?
幸亏有报纸,要不咱小老百姓还被蒙在鼓里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