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的奏折刚刚递上去才几天,这地盘儿就给圈出来了?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既然上面给了出路,还让大伙儿自己选择去哪里,这赶尽杀绝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
藩王们的智囊也不厌其烦地解释,建藩于本土,一开始看来没什么。
起码开国初期那几十年,本朝大乱始治,人口少,土地多,藩属国的危害看不出来。
不过从长远来说,大明本土是容不下众多藩属国的。
你就算安安稳稳的,不造反,田地、产业要不要?娃娃要不要生?十几万宗亲都靠朝廷白养着么?
随便让你哪一个藩王站在圣天子的角度看问题,没人待见其他藩王的,不强制削藩,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现在朝廷给你地盘和自由,让你们自力更生出去打拼。
就像孩子成年分家过一样,混得好就是真正的一国之君,混不好你也怪不得别人。
至少大家伙儿出发的时候,本钱都差不多的。
你要说大同小代王的地盘儿大,还距离大明不算远,占尽便宜?
人家是第一个吃螃蟹的,难道不应该么?
再说了,你一个成年人跟小孩子比什么比?人家代王一脉将来混得好了,只能说你没用,羞也羞死你!
于是,大明百姓欢天喜地过新年,四十家藩王从惊惧到踏实,心情跟做过山车似的。
既然打算出去,那就赶紧准备,走得早还能抢占先机,赶紧变卖家产招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