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7章(1 / 1)

第1077章听着高季辅的话,荣留王几乎没有深思。便极为干脆的点头答应下来。“高大人,这个条件我答允你。”“只要你们大唐助我稳定住局势。”“在你们大军撤离之时,隋朝留下的那些人如果愿意走的。”“你们可以全部带回去。”“同时,只要事成,我之前许诺给高大人你和你们幽州王的厚礼。”“也依然会如数奉上。”听到荣留王的话,高季辅也是心中甚为欣喜。事不宜迟,两天后,他就结束出使,匆匆返回怀远城。好向李秋和长安城中的陛下反馈回这条重要信息。......长安城内,东宫。自从喝了称心给的草原‘奇药’之后。李承乾的腿脚是越来越好。甚至是可以独自骑马,上下自如。对于他的这种改善,李世民和东宫一脉的大臣们,自然是欣喜不已。只不过,这药对李承乾的足疾有了极大的治愈。但同时对李承乾的心性,也带来了极大的改变。以往的李承乾,整日忧虑、劳心。担心着自己的足疾,担心着无法继承大统。可是现如今,他仅有的那点雄心壮志似乎也已经被磨光。变成了喜好歌舞,美酒美食。供需用度极其奢靡。还迷上了骑马打猎。在偌大的东宫之中,简直是玩出来了花。唯独就是对国事,政务,自己的妻儿,都漠不关心。但在他的心中,对于李世民的畏惧还是不曾减少。因为担心自己的父皇知晓他平日里的所作所为。他先是在称心的协助下,将东宫之内的太监宫女,做了一遍清洗和更换。都变成了极为心腹的自己人。以防止泄露秘密。同时,他在东宫之外,或是面见杜正伦、孔颖达等心腹大臣时。开口不离忠孝二字。说到动容之时,还要挤出几滴眼泪来。而退归宫中内院之后,则继续与群小相亵狎。都有一句话,叫做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为了能够讨好李承乾。汉王李元昌和道士秦英,可是变着法的给李承乾琢磨每日的玩乐。更是让李承乾玩的不亦乐乎。李承乾最喜欢的一种游戏,就是将东宫之内众人分左右为二队。太子与李元昌各统其一。被氈甲,操手矟,布陈大呼交战,击刺流血,以为娱乐。每到乐时,李承乾笑曰:“使我今日作天子,明日于苑中置万人营,与汉王分将,观其战斗,岂不乐哉!”“若有谏者辄杀之,不过杀数百人,众自定矣......”对于太子平日里所行之事,那些心腹大臣,还是有所耳闻的。可每有欲谏者,李承乾先揣知其意。辄迎拜,敛容危坐,引咎自责,言辞辩给,宫臣拜答不暇。东宫内的秘密,外人莫知,故在外面众人眼中。太子殿下还多少赚了些才名。......眼下,正值夏季。较往年相比,都是异常的炎热。尤其是那皇城之内,李秋等人的办公之处。更是酷暑难当。连李秋这年轻力壮的都觉得有些难忍。就更不要说房玄龄等上了些年纪的。还有一个就是唐俭。他那体重和身材,往那一坐就跟一个火炉一般。汗如雨下。看着他实在是过于遭罪,房玄龄倒是好心。让他到了中午就回家去休息,不用来了。反正李秋这边的政务已经步入正轨。有多有程名振过来帮他做秘书,唐俭不来半天也没什么本质上的影响。当然,这唐俭也是个讲究之人。他每天中午之前离去。每到日头偏西时再来。直加班到半夜凉爽之时。也不算耽误事。另一边,李世民也是在宫中热的忍无可忍。干脆带着长孙皇后一起,到九成宫去避暑。这种事情,关乎圣上切肤之痛的事情,群臣们自然是当没看见。可魏征,却还是进言,认为眼下正值多处交战的关键时期。陛下去九成宫避暑。又是这么长的时间,定然会耽误国事。是不是有些不妥?对于魏征,李世民也是轻叹一口气。“魏征啊,你之进言,朕深以为然。”“只是朕有气疾,暑辄顿剧,往避之耳。”见李世民都这样说了,魏征自然是没有再继续阻拦之理。对于他,李世民也是有点心虚。直接赏了魏征五十匹绢,以示奖励。一般像这种吃力不讨好,极其容易惹怒圣上之事,整个朝堂也就魏征自己肯做。但现如今,朝中又多了一位御史马周。在李世民执意去了九成宫之后,马周直接追到了九成宫去进谏。“陛下,您之寝宫,在宫城之中,而大安宫乃在宫城之西。”“规模与陛下之皇宫相比,尚为卑小,于四方观听,有所不足。”“又,太上皇如今春秋已高,陛下身为人子,宜朝夕视膳才是。”“今九成宫去京师三百馀里,太上皇或时思念陛下,陛下何以赴之?”“又,陛下车驾行此,欲以避暑。”“而太上皇尚留暑中,而陛下独居京处,温清之礼,窃所未安。”“今行计已成,不可复止,愿速示返期,以解众惑。”听着马周的一席话,李世民也是心中甚为无奈。不知道该说他什么好。他说的这一堆,处处踏着忠孝仁义这个杠杠。直接就站在了不败之地上。斥责与他容易,但是非要被史官写入起居注当中。像朝堂之上的群臣,包括魏征在内。都不敢在李世民面前提太上皇之事。但这马周可能也是因为芙蓉园出身的缘故。对太上皇太熟悉不过。也深知如今的李世民和太上皇父子两人的关系,早就有了较大的改观。所以马周才敢如此谏言。听了他的话后,李世民也是连连点头。称赞其所说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