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6章(1 / 1)

第1076章不仅是这郑九。在这里围着的,还有密密麻麻滞留在此地的汉人。他们此刻,也均是希望能见中原的使臣一面。要是能帮着捎回去一封家书,那就更好了。在公元六百多年前,人们对于故乡的执念更是深入骨髓。正如他们口中所说的一样。滞留在高句丽这边的每一年每一天,他们无不在思念着故乡。以及家里面那不知道如何的爹娘,妻儿......对于他们,高季辅始终都是和善以待。对于他们的请求,也一并答应下来。让他们把要捎回去的信件都留下。这一次高季辅返回时也一并捎回。虽然二十年时间过去。中原大地上经历了种种磨难和灾荒。他们的亲人很大可能早已经不在人世。但高季辅还是留给了他们一个殷切的希望。盼头。很快,大唐使者来到高句丽的消息就如同飓风一样传播了出去。每当高季辅一行人走到一处地方。都会有非常多的隋朝人拥堵在此。望之而哭者,遍于郊野。在几天之后,高季辅一行人终于到了高句丽国都平壤城。也终于见到了高句丽的国君荣留王。以及他们的兵马最高统帅渊盖苏文。出乎了高季辅等人的意料,这一次荣留王接待他们的规格和酒宴。都是超出想象的高。直接用的是一国宰相、首府的迎接规格。对于这一系列的种种反常。也让高季辅等人的内心中,更为警惕起来。直到两天后,荣留王单独秘密召见高季辅后。高季辅才终于明白了高句丽这边的真实意图。正如同太上皇所分析的那样。现如今的高句丽,皇族的大权正在明显的旁落。隐隐约约间,整个高句丽的军政大权,都快要抓到了摄政王渊盖苏文的手中纵使是荣留王,都隐隐觉得心惊,失去了对自己国家的掌控。也正是因为此,高句丽已经到了不得不铲除渊盖苏文,收回自己的权力的地步。于是乎,他也就将目光放在了大唐身上。只要有大唐的支持。尤其是在有怀远城那十万精锐幽州军的相助下。相信高句丽一定能非常快速的就稳定下来。完成对权臣的铲除。荣留王也同时对高季辅开出了条件。只要唐朝能够答应下这个请求。那辽西七城就算是送给大唐的了。同时,还有大量的金银珠宝相赠,作为报酬。在听了他的请求之后。高季辅眉头紧皱。“荣留王,您的这个请求,我一定会以最快的速度,并如实的禀报给我们陛下。”“不过以我的估计。”“我们大唐如今正四处用兵,国内的钱粮也是捉襟见肘。”“到时候朝堂之上反对的声音一定很大。”“我们陛下,也未必会劳师以远,轻易动兵。”“尤其是您给出来的这个报酬,实在是过于廉价。”“这辽西七城,目前不管怎样说,已经牢牢的被掌控在我大唐手中。”“本质上你们开出来的条件,无非就是些金银珠宝。”“显然这个好处是远远不够的。”听着他的话,高句丽荣留王也是面色大变。想要同他争吵两句关于这辽西七城的归属。但眼下这种政治环境,他跟一个大唐的使臣争论此事也是毫无意义的。眼看着荣留王的面色变得越发难看,高季辅也终于趁这个时机。提出来了他一直想说的一件事。“荣留王,你先不用着急。”“你想做的这件事,也未必就毫无做成的希望。”“眼下我大唐,确实是钱粮运作颇为困难。”“主要的军队,都用在了同西突厥和西域诸国的战事当中。”“不过,这陈兵在怀远城的幽州军,却是独属于我们大唐北平王治下的军队。”“而且一直以来,幽州军的一切供需用度,粮饷损耗,全都是由幽州自己承担。”“幽州军的一贯调动,那些朝臣们都是极少过问的。”“若是能够说服北平王,由他去向陛下请求。”“这件事十有八九可成。”“而我,恰好与北平王有几分机缘。”听到此,荣留王的眼神不由得一亮。“关于你们大唐的这位幽州王,朕早有耳闻。”“朕的那辽西七城,不也是他带领打下来的?”“能拥有这样的一位天降战神,是你们大唐最大的福气。”“也是我们最不愿见到的人。”“高大人,只要你能说动你们幽州王出兵相助。”“朕答允你,除了给大唐献上的金银珠宝外。”“还会给你,尤其是给你们幽州王一份更为厚重的金子和珠宝。”“你看如何?”说到这里,高季辅微微一笑。“荣留王,不瞒您说。”“我们北平王眼界极高,一直以来都受到陛下和朝廷极重的封赏。”“家里面不说金银珠宝如山,也是没差出多少。”“同时他这个人,一向是爱兵如子。”“您给出的金银珠宝,他未必会看在眼中。”“尤其是更不可能因为一些银钱,就白白搭上诸多士兵的性命。”高季辅的话,绕来绕去,一会行,一会不行。听得荣留王也是心中火大。这中原的官员就是如此。说话做事甚为含蓄,隐晦。“高大人,你来朕这里时间不宜过久。”“以免隔墙有耳,造成危险。”“听你话中的意思,这件事应该是有达成的机会。”“你们想要什么,不妨说出来听听。”听到此,高季辅也是点点头。“荣留王,我们陛下和北平王,都是悯怀天下,爱民如子之人。”“这一次我到高句丽来,一路上见到了太多当年隋朝时滞留在此的,无比可怜的中原人。”“他们已经留此二十余年,故土难离,日夜期盼着有朝一日能返回家乡。”“若是您能答允将他们悉数的送回故土,我觉得这件事可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