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9章看见一向刚正不阿,两袖清风的魏征竟然与李秋如此熟络,自然。而且主动的索要茶叶,一旁的高季辅看的是眼睛发直。要知道芙蓉园的茶叶,那可是整个长安城中最值钱的物件之一。就单单是芙蓉酒楼中对外出售的极品茶叶,一两都要数两银子计算。而像今天这种连北平王都觉得珍惜的极品茶叶,碧螺春。怕是就更要值钱的多。若不是亲眼所见,他都不敢相信,这是他那位心中无比尊敬的魏大人。就在这时,魏征也是对高季辅解释了一句。“旁人都道这芙蓉园中的茶叶值钱。”“甚至是有一两茶叶一两金的戏称。”“但是在我看来,茶叶虽好,但远不值那些钱。”“说通俗点,这不也就是由茶树的树叶炒制而成吗?”“那树叶,每年产量又是何等之多?”“各种工序、运输、储存成本再高,又能高到哪去?”“所以,我管李秋要茶叶可是堂堂正正的。”听着魏征的话,李秋自然是不会往心里去,当成了玩笑听。而高季辅,也是略有尴尬的苦笑点头。这时候,当叙旧完毕,场间的气氛热络起来后。魏征也是收起了笑意,一脸正色的说起了正事。“李秋啊,这位是高季辅高大人。”“也是我们监察院里最为刚正,不畏权贵,非常难得的一位御史。”“现如今,他被陛下派到了高句丽出使。”“像高大人这样一位朝廷难得的直臣,谏臣而出现什么闪失。”“从而让那群枉法之人,朝中小人得意。”“所以今天我将高大人一同带了过来,就是想要你仔细安排一下。”“千万不要让他出事,能够成功的完成任务,再次平安的返回长安。”“像幽州、辽西地带,那边都是幽州军的布防和管辖。”“除了你,我也找不到更合适的人来嘱托这件事。”在听了魏征的话后,李秋看待高季辅,也是更高看了几分。能够被魏征如此赏识,并亲自为他撑口袋的人,定然也是差不了的。于是,他便温和的对高季辅说道:“高大人,你可能有所不知。”“我和魏大人相识也有数年。”“这还是他第一次有私事找我,带其他人与我引荐。”“像高大人这种对朝廷,对大唐百姓有着重要作用的好官,我一定会倾尽全力,护佑你的安全。”“尽量为你这次出使高句丽保驾护航。”听到李秋这么说,高季辅当即是对魏征和李秋施礼。“高季辅在此谢过魏大人,李相。”“若是这一次能平安从高句丽归来,我又怎敢不为朝廷誓死效命。”这时候,魏征又问向李秋问道,这件事你打算怎样去安排?李秋想了想后随之说道:“高句丽使臣前来朝拜,并邀请我大唐使臣出使这件事,恰好归礼部负责。”“所以我了解的相对还更多一些。”“眼下虽说朝廷把高大人这个人选定了下来,却并没有确切的出使时间。”“至少,从长安到辽东,再到高句丽,路途何等之远。”“咱们可以操作的时间还有很多。”“我的意思是,在朝廷内部,我尽量帮高大人拖延时间。”“然后路程上再慢上一点。”“只要能争取到两三个月的功夫,我幽州和辽西方面,就能准备的差不多。”“两国出使,谈的无非是一个底气。”“只要我在怀远城陈兵十几万。”“想那高句丽也不敢把高大人如何。”“而且这一次高句丽的态度也确实是透着诡异。”“具体哪里我也说不上来。”“所以高大人这一次出使,确实是意义重大。”“不然我想最喜欢直臣、谏臣的陛下也不会同意高大人这样的官员派去出使。”在听到李秋的话后,魏征放心的点点头。而高季辅,却是眉头微皱。“李相,您的这番好意,高季辅感激不尽。”“可仅仅是因为我一个人,就调动十几万大军集结,迁移。”“未免劳民伤财。”“就仅仅因为属下一个人,不值得。”“所以王爷之心意,高季辅心领了。”“对于这一次出使的任务,我也一定会尽力去完成。”这时,李秋深呼吸一口气,然后望了一眼外面的景致,随之缓缓说道:“高大人你也千万不要这么想。”“更不要有什么压力。”“在我的规划中,我们大唐对于这高句丽,契丹,新罗、百济,甚至是倭国。”“早晚都会有一番大战。”“我这个人,对于当多大的官,掌多大的权,几乎没有什么贪恋。”“但唯一的一个执念,那就是在我有生之年,尽我所能的为大唐,为后世的百姓们多做一些事情。”“就像是目前已经做的对突厥斩草除根一样。”“将来我们对于高句丽和契丹、女真、倭国等国家,也要将他们打下来。”“永除后患。”“让一百年后,甚至是数百年后的百姓,再不受胡人之乱。”“所以这一次你出使高句丽,我会遣心腹跟随在你身旁。”“一方面是保护高大人你的安全。”“另一方面也是去详细的了解一下那边的真实地形,以及他们的风土人情。”在听了李秋这样一番真切的话语后,就连魏征都是面容肃穆,连连的点头。而高季辅,在今天之后,也是对李秋的印象有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这群官员们,王公大臣们都轻视,看低李秋。可如今一看,这位北平王,李仆射的眼界,高屋建瓴。超出去其他人太多,太多。高季辅自己,也是发自内心的感到惊讶、敬佩。
第1009章(1 / 1)